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资料图】
8月19日,记者从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上获悉,我国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在2035年基本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这为全球自然生态保护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现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我国国家公园从无到有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整体性重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一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整体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数量超过5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径取得积极进展,第一批国家公园共选聘3万余名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护,积极发展生态茶园、自然体验、生态游憩等绿色产业,推进地役权管理、商品林赎买等生态保护措施,社区居民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新西兰驻华大使毛瑞称,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探索了很好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科技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史蒂芬·珀拉斯基说,中国的国家公园理念强调了严格保护,代表了全球自然保护地发展的趋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称赞中国规划建设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提供了国际履约的成功案例。
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个,有效保护了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74%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30%的国家重要地质遗迹。
“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并将积极应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车),以及700M网络等技术手段,提供高精度遥感、高通量通信等服务。”该负责人称,国家公园感知系统已面向第一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开放使用,下一步将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优选高水平科研团队,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国家公园监测全覆盖,着重开展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舰物种种群监测和生境评估,逐步构建自主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应用水平全球领先的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本届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共商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推动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举办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成果展、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展、美丽中国图片展、国家公园3D体验、自然文学和文创产品成果展等5个主题展览。发布了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国家公园感知平台成果和《国家公园(中英文)》期刊首刊。
同时,首次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造型特征鲜明,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
此外,旗舰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全民共享和文化品牌塑造3个主题论坛同期举行。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